云南: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风帆劲

来源:磨丁试管婴儿中心 作者:磨丁试管婴儿中心 更新时间:2024-05-22 点击数:

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1月1日至5月6日,磨憨口岸共计验放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同比增长89%,创历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磨憨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63.97万吨,同比增长24.36%;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04.06亿元,同比增长19.6%。人流、物流、资金流正迅疾向离老挝最近的边陲小镇磨憨聚集,磨憨在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提速通道建设、打造智慧口岸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磨憨铁路口岸成为中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

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人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到这个中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地口岸。

托管磨憨两年来,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力推动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紧紧围绕“一年见成效、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发展”目标,全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努力将磨憨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数据显示,2023年,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超过800万吨、增长44.34%,进出口货值479.04亿元、增长10.54%,出入境人员超150万人次、增长392%。磨憨铁路口岸成为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近日,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现场会议,采取“现场观摩+会议”的形式召开,与会人员先后到磨憨的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边境幸福村进行了现场观摩,切身感受这个只有21.7平方公里的昔日边陲小镇日新月异的变化。

边民互市市场、人才公寓、政务服务中心等项目陆续投入使用,磨憨的人口从托管之初的2万人迅速增长到3.5万人,这里成为发展热土、开放高地。

两年来,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规划打造了“站城、康城、产城、港城”四个空间发展翼。结合园区现状和发展功能定位,针对不同片区特点布局不同产业,重点发展国际商贸、加工制造、现代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国际金融、国际旅游和医疗康养等产业。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东盟大道改扩建工程、国际商贸服务区围网主体工程、国际产能合作区等102个重大项目全面启动推进……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去年组织87个项目集中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8亿元,同比增长370%。2022年、2023年两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合作区成立至托管前6年投资总和的6倍多。

“昆明市在国家给予重大政策支持下,把磨憨建设成沿边发展的一个高地,相信能吸引更多台资企业来磨憨投资兴业。”全国台企联会长、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政宏在今年4月“知名台企云南·昆明行”投资考察活动中给予磨憨更多的期许。

中老铁路昆明—万象跨境客运列车开行、“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通、“中欧+澜湄线”“湘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从磨憨出境首发……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磨憨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加快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这座内畅外联、客货两旺的边陲小镇驶上了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快车道,正全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

“强化项目储备,以更大力度抓好精准招商、项目建设等工作,推动磨憨沿边产业园建设尽快见到新成效。”昆明市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现场会议进一步压实责任,要求全市各级相关部门落实好省组织实施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按照合作区围网封关运行、关键政策落地等重点任务,积极主动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同时,深化“知名台企云南·昆明行”成果,招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不断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质效。

国家赋予的各项支持政策成效正在显现,沿边开放的步履不断加快,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驶入快车道。

今年一季度,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同比增长14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31亿元,同比增长347.9%;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3亿元,同比增长6.2%。

“今年要从多个方面打造内畅外联的开放枢纽。”合作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积极推进增设磨憨口岸为药材进口指定口岸,拓宽磨憨口岸跨境贸易覆盖面;加快推进磨憨铁路口岸二期提质改造工程,促进“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等有机衔接;提升磨憨物流辐射能力和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

呼啸奔驰的高铁,吊车林立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来来往往的出入境客商,满载货物等待通关的大货车……在磨憨,一个现代化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云南魄力”“昆明力度”迸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记者 李向雄 张雁群)


加入收藏
本文标题:云南: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风帆劲"

本文链接:http://m.mdivf.com/news/532.html